新聞詳細

首頁  > 走進新空間 > 機構動態 > 新聞詳細

尋找文旅的密碼——以《西樵山風景名勝區旅游發展規劃》為例

發布時間:2022-06-23作者:來源:瀏覽次數:1152

【小編按】:

文化產業和旅游業作為兩個相互交融的產業,天生具有特殊的統一性和互補性,新空間(中國)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自成立之初便持續關注并研究旅游規劃中的文化挖掘與表達。2015年,西樵山國家5A級景區被國家旅游局提出警告通報,并要求限期整改。為以整改為契機推動西樵山旅游的高質量發展,受佛山市南海區旅游局委托,新空間為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編制旅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西樵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風光秀麗,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素有“珠江文明的燈塔”、“南粵理學名山”的美譽。其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具備打造頂級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潛質。因此本次規劃任務也成為新空間對于文旅融合發展路徑的一次主動探索及生動實踐。

本文主要通過梳理新空間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對西樵山的文化基因的認知、旅游發展的思考及文旅融合的謀劃,以此拋磚引玉,探討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及模式。而想要尋找西樵山實現文旅融合的密碼,首要任務就是搞清楚這些問題:

西樵山過去曾有著怎樣的輝煌歷史?

西樵山現在正面臨怎樣的發展瓶頸?

西樵山未來應邁向怎樣的目標方位?


【一】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從寂靜火山,到喧闐石場,天賜一方絕壁,記載人文足跡;

從沖積平原,到?;~塘,人造基圍水利,成就世界遺產;

從理學書院,到天子宮闕,書生意氣,胸懷家國天下之志;

從濟世為懷,到實業救國,救亡圖強,丹心碧血矢志報國。

① 從寂靜火山,到喧闐石場,天賜一方絕壁,記載人文足跡

西樵山是一座古死火山,是4500萬—5100萬年前白堊紀中后期多次火山噴發形成的,是珠三角地區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地質遺址。

九龍巖,九孔宛轉相連,外明內暗,系火山老氣孔經水蝕風化而成

而西樵山也見證了珠江文明的起源及蓬勃發展。1958年在此發現的西樵山文化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三大石器制造場遺址之一。據考證,距今約6000年前,西樵山已有原始聚居的部落出現,西樵山也是新石器時代中國南方最大規模的采石場和石器制造基地。而擁有大規模的石器制造場,說明當時的西樵山已經出現社會分工。這是人類從野蠻向文明進化的重要標志,也證明了西樵山文化的地位。

西樵山采石場遺址

② 從沖積平原,到?;~塘,人造基圍水利,成就世界遺產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由珠江三大支流西江、北江、東江沖積形成的復合三角洲,區內河道縱橫交錯。自古以來,珠江三角洲人民就在這塊土地上耕作、生息,利用堤或圍的形式與江海爭田、和水作斗爭。堤圍成為保護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防洪障礙。而西樵山下便有著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桑園圍。桑園圍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間,歷史上因種植大片桑樹而得名。在清中期,桑園圍已經形成地跨南海、順德,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圍而成的區域性水利工程。桑園圍水利工程的建設開啟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大規?;鶉r耕開發的歷史,發揮了灌溉、防洪排澇、水運等效益,為區域灌溉農業發展和人居環境安全提供了基礎支撐。

?;~塘系統:?;~塘系統是將種桑養蠶同池塘養魚相結合的一種生產經營模式。池塘用來養魚,池埂或池塘附近種植桑樹。等到桑樹長出桑葉,以桑葉養蠶,再將蠶沙、蠶蛹等用作魚餌料,以塘泥作為桑樹肥料。如此一來,便能形成池埂種桑,桑葉養蠶,蠶沙喂魚,塘泥肥桑的生產鏈條。彼此之間互相利用,互相促進,達到魚蠶兼取的效果。

獨特的地貌特點及桑樹種植的傳統孕育出聞名遐邇的?;~塘系統,催生了珠三角的蠶桑經濟,加速了佛山地區資本積累和近現代化發展,推動西樵成為明清時期廣東最著名的蠶桑之鄉、絲綢重鎮,也成就了民樂竇——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新起點。滿載絲綢的渡輪從“民樂竇”出發,經官山涌至廣州或江門,再由水上絲綢之路遠運到東南亞、印度、中東和歐洲。而以外貿為導向的農業體系,讓桑園圍成為當時整個廣東外貿經濟發展的基石,在商品農業時代見證了“廣紗甲天下”的繁榮。農業經濟的繁榮同時也為文化興盛提供了沃土,誕生了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香云紗

2020年12月8日晚,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線上會議公布了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佛山“桑園圍”成功入選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成為廣東省第一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③ 從理學書院,到天子宮闕,書生意氣,胸懷家國天下之志

煙霞洞圖(紅圈中為大科書院)

石泉洞圖(紅圈中為石泉書院)

明清以來,成千上萬的士子大夫云集西樵山,精研程朱理學,湛若水創建的大科書院和云谷書院、方獻夫創建的石泉書院、霍韜創建的四峰書院,四大書院應運而生,成為此后數十年間嶺南地區士大夫集團一個重要的講游之所。隨著湛若水、方獻夫、霍韜三人于嘉靖年間相繼出山北上,官位的晉升、與王陽明、方豪等當世名家大儒的交往及致仕后在各地建書院講學,西樵山理學迅速崛起,聲貫朝野,成為與老牌的岳麓山、廬山等齊名的“理學圣地”。萬歷年間的禁毀書院運動,湛、方、霍三公建立的四書院受重大打擊,白云洞隨之開辟,并建設成為“羊城八景”之一,在湛、方、霍學術繼承人的影響下,日益成為當時締結詩社廣東文士的重要游歷之地及避亂棲身之所。

乾隆之后的白云洞,文教活動再度興盛,岑懷瑾在此興建三湖書院,歷經修復,從私學書院轉為官學書院。1878年,康有為在此讀書,在翰林院編修張鼎華的點化下,康有為開始閱讀西方書籍,了解中國之外的世界,思想和視野轉而關注時事風氣。1895年,清朝政府與日本明治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康有為聯合各省應試舉人千余人,聯名請愿,發動了“公車上書”??涤袨榇舐暭埠糇兎?,并設計了“道器俱變”的藍圖,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里,來自西樵山的鏗鏘之音,聲聲震耳。

④ 從濟世為懷,到實業救國,救亡圖強,一寸丹心矢志報國

黃飛鴻

在中國近代轉型中,西樵山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晚清以來,西樵山及其周邊地區,產生了一批在事業、思想、學術、武術、藝術等方面走在中國最前沿的人物,成為中國走向近代的一個縮影。

武學大師黃飛鴻就出生在西樵山下。他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嶺南武術為已任。黃飛鴻集各家之精華創立的虎鶴雙形拳,在武術界獨樹一幟,一時風行全省,并遠傳至港澳、南洋甚至北美等地。黃飛鴻不僅武功超群,醫術亦相當精湛。光緒年中,在廣州仁安里設“寶芝林”醫藥館,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上至將軍,下至百姓,功效顯著。福軍首領劉永福親為寶芝林題寫“技藝皆精”的匾額,并聘黃飛鴻為福字軍技擊總教練,后隨劉到臺灣英勇殺倭。黃飛鴻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過人的勇敢、智慧和絕技,身經百戰,顯赫輝煌,成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他弘揚國粹、匡扶正義、見義勇為、扶弱助貧、濟世為懷的風范,在武術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軼事,成為嶺南武術界的一個文化符號。


陳啟沅及其創辦的繼昌隆繅絲廠

民族工業先驅陳啟沅也在西樵山下踐行實業救國的思想。鴉片戰爭以后,歐美機器繅絲技術日臻完善,洋紗洋布大量涌入,傳統桑蠶業遭受巨大沖擊。對故土的熱愛,使民族實業家陳啟沅決意開設中國人自己的機器繅絲廠。經過多年的實地考察和學藝,陳啟沅畫出了繅絲機的設計圖,并在自己家鄉南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機器繅絲廠——繼昌隆繅絲廠。繼昌隆繅絲廠出絲精美,絲色潔凈,產品行銷歐美,售價高,盈利也更加豐厚。在它的帶動下,珠江三角洲逐漸成為近代民族資本繅絲工業的中心,超過上海等地同期的發展速度。陳啟沅創造了在晚清至民國早期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奇跡。

此外,出國考察五大臣之一的戴鴻慈、“中國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嶺南第一才女”冼玉清等,都是西樵山具有標志性或象征性的歷史人物。

【二】“一像成一山”的發展瓶頸

盡管西樵山有著豐富的生態景觀資源以及眾多的文化符號,但其旅游產品開發水平仍較為初級,與高品質的資源稟賦出現錯位。旅游區圍繞世界最高觀音坐像形成的南海觀音文化苑與寶峰寺,是西樵山開發最為成熟、游客最為集聚的片區,也是西樵山當前核心吸引力所在,卻也導致了“一佛障目,不見西樵”的困局。在“2016西樵山·嶺南文旅投資洽談會”上,新空間負責人便指出,一座佛像基本遮蔽了西樵山的其他文化內涵,“一像”成“一山”,西樵山盡管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底蘊,但目前的景區規劃對于多元文化的展現尚不足。旅游開發整體停留在觀光、朝拜階段;山上和山下、景區和城鎮、景點和村落缺乏互動。能否全面整合西樵山生態資源與文化資源,突出西樵山多元文化生態的獨特性,突出景城相融的優越性,將成為突破西樵山發展瓶頸的關鍵一招。

【三】文旅融合模式的思考與實踐

擁有如此精彩的歷史典故和如此豐厚的人文內涵,要擺脫“一佛障目,不見西樵”的困境,拓寬、延伸西樵山的文化內涵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今天的話語體系中,便是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不斷鞏固優勢疊加、雙生共贏的良好局面。以本項目為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① 業態融合

文旅深度融合,首要任務便是要尋找文化和旅游的對接點,發揮各自優勢、形成新增長點。在本項目中,體現在將西樵山的雙肩石器文化、獅藝武術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理學書院文化、非遺民俗文化、古建宗祠文化、飲食素餐文化、書畫藝術文化、名人志士文化等轉化為文化創意設計產業、文化養生度假產業。

在山上,用好七條古村落遍布古建筑的優勢,通過活化文化建筑、植入特色業態等手段,以 “一村一主題、一村一亮點”的思路,將時尚化、創新化的休閑活動轉化為新的業態形式,如引入整合開辦集閱讀、休閑、社交、藝術鑒賞、住宿、商品等于一體的咖啡館、酒吧、書店、畫廊、主題民宿等。

在山下,以打造國家級旅游文化產業集聚示范區為目標,引入文化創意產業,并拓展創新美食、民宿等現有業態,推進旅游演藝、研學旅游、休閑農業等新業態的發展,開發系列產品。

② 產品融合

產品融合是深化文旅融合發展的關鍵環節,旅游者通過各類旅游產品感悟特色文化。以“回歸書院精神,復興嶺南文化”為理念,復建四大古書院,書院既有講學交流功能,同時提供住宿等配套功能。與知名高校、重點高中等聯合成立教學實踐基地、移動課堂,定期設立講壇、各類型學術夏令營、冬令營、企業家國學訓練營、中小學生傳統文化公益課程等,并通過現場TED課程等,借助“互聯網+”力量,將西樵山“文氣”惠及更多學子,將西樵山打造成為嶺南理學文化研究與傳承基地,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嶺南文化研究院

將公共文化設施進行旅游化利用,推動博物館、劇院等展示場所成為旅游產品。在規劃打造成為“嶺南文旅RBD”核心區域的聽音湖片區中,新空間同步編制了《佛山市南海區樵山文化中心與飛鴻館文旅項目運營概念策劃》,以旅游六要素為基礎,在項目中融入文化創意元素,將武術文化、嶺南養生文化與美食、購物等旅游要素緊密聯系,讓旅游者在體驗項目時也能感悟文化魅力。



③ 市場融合

市場融合是夯實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保障。西樵山擁有廣東醒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半山扒龍舟等特色民俗活動。規劃通過結合傳統體育、現代賽事,策劃龍獅爭霸國際聯賽、中法文化藝術節等活動,推動文旅融合品牌化發展。同時整合傳播渠道,充分利用與完善微信等官方自媒體,統籌對西樵山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進行宣傳推廣,運用新媒體手段生動立體展現文旅形象,樹立文旅品牌。

【四】規劃落地實施情況

2016年11月,西樵山嶺南文旅投資洽談會順利舉辦。華僑城集團、廣東長鹿集團、臺灣兩岸經營者俱樂部等約200家企業參會,涵蓋了資本、運營、IP提供、服務、渠道、配套等文旅產業鏈的上下游。此外,還有行業協會組織、研究機構、省港澳和佛山五區旅游代表共350多名代表共襄盛舉。會上,根據我院規劃成果印制的《西樵山優化升級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對外發布并啟動,我院負責人受邀向與會客商介紹西樵山規劃和發展前景。當天共有六大重點項目簽訂了合作意向協議。


2017年,我院受聘為南海區文旅發展顧問,并持續發揮自身文旅咨詢智庫的作用,在南海區文旅重大項目謀劃和建設工作中獻計獻策,助力南海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西樵突出規劃引領,狠抓項目建設,深挖文旅資源,逐漸形成以聽音湖片區為核心區、環西樵山周邊文旅項目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發展格局,為南海區文旅產業發展注入強勁的動能。山上,根據規劃內容,對碧云賓館進行升級改造,建成西樵山碧云山舍。同時,建設西樵山民宿核心區項目,對石牌村、白山村及東天湖畔苗圃區域進行整體打造,建成特色民宿——心宿24里。山下聽音湖片區的觀心小鎮、樵山文化中心、飛鴻館等一批規劃中的重大項目也陸續落地,并引進了希爾頓歡朋酒店等高端酒店。西樵山區域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

碧云山舍

心宿24里

聽音湖片區現狀及飛鴻館體驗項目


圖片來源: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西樵游覽記》、網絡

參考文章:中國影像方志︱廣東南海篇、《南??h志》

特別聲明:新空間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如需轉載,請及時聯系授權。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出處有待核實,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小編。

分享到:
標簽:
您好,是時候升級你的瀏覽器了!你正在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的過期版本,Internet Explorer 8 可以為你提供更快、更安全的瀏覽體驗,提供更好的隱私保護。立即下載
一个人免费完整在线观看日本,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高清3,午夜伦4480yy私人影院免费,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